85岁高龄的杨岚研究员,伴随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走过一个甲子。他早年多次到野外考察,采集上千号鸟类兽类标本;退休后,为了继续编撰《云南鸟类志》,返聘后又扑在科研上,将毕生心血倾注在“云南鸟类的分类区系地理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中。至今,他仍笔耕不辍,著书颇丰。
杨岚是个地道的大理州白族人,先是在大理师范学校念书。本来毕业后要去教小学,那时刚好学校可以保送一批学生继续到大学念书,于是他就选择了继续念书。他在大理师范学校的学习成绩很好,报本科的话也是可以考上的,只是要读4年。由于家庭条件不太好,为了尽快毕业减轻家里的负担,他选择了昆明师范学院的生物专修科。“学制只有两年,我就想着快点出来工作,自己挣生活费。”选择生物专修科的另一个原因是他对生物研究的浓厚兴趣。他觉得学生物可以培育新品种,可以到野外去,所以很喜欢。来到昆明师范学院念书后,他了解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有特别丰富的热带生物资源,对那里很向往,还曾向学校申请过要到西双版纳实习,但没获得许可。
1958年毕业被分配到昆明动物所工作,他当时高兴坏了。刚来昆明分院报到时,昆明动物所还没成立。1958年10月,他参加了中苏联合云南热带生物资源综合考察队(以下简称:综考队),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开展野牛的捕捉与驯养工作。1957年综考队在西双版纳考察时,发现当地瑶族青年装火药的牛角很特别,大的一端呈灰褐色或浅黑绿色,向尖端颜色渐深,变为黑色,询问瑶族青年,回答说是野牛角。根据从当地傣族猎人家买得的一对野牛角,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著名的兽类学家寿振黄教授鉴定,在1958年《科学通报》第4期上,寿振黄、蔡希陶两位先生署名发表了《云南西双版纳发现印度野牛》。首次报道了中国有印度野牛分布的消息,但那时国内还没有一具能证明中国有印度野牛分布的完整标本和生态习性、种群数量等资料。因此,在综考队中组建了开展野牛调查和捕捉的工作组,希望能够驯养野牛,使其与国内的家牛杂交,从而培育出体大肉多、耐粗放饲养的家畜新品种。所以,1958年秋季毕业分配到昆明动物所工作的杨岚就安排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境内进行野牛的捕捉与驯养工作。
历时约3个月,野牛工作组就捕捉到一头大公野牛,经饲养未成活而制作了第一副雄性印度野牛的骨架标本,送北京自然博物馆展出,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